這篇文章來的很晚,超晚。距離4/1遺留現場開幕過了將將好三個月。

B-side是非主打的那一面,是比較內斂低調的那一面。不同於Andy在五月份的第一篇策展後記,從充滿理想、熱血衝撞的計畫推動者的角度跟大家分享「遺留現場」之所以誕生的理由,本篇將從「結果論」來分享「遺留現場計畫」帶給了我什麼意料之外的收穫。

先自首,這個專案對於我來說來的「極度意外」。

很不想承認,但除了如這篇三個月才來的文章,拖延病拖的徹底以外,焦慮病、自信缺乏症一直是偶爾出現的症頭。更在計畫的一開始就伴隨著左右。

還記得當初接下Andy的Idea,應該是在21年的夏末初秋 ,當時剛進入新的工作環境,生活越來越忙碌、時間流逝的越來越悄然無聲。因此在工作之餘抓取零碎時間將Idea轉成計畫書的過程裡,有非常多的不甚滿意卻好像也只能這樣的遺憾,有很多還來不及釐清為什麼,只能片面地將Andy的一句句熱血沸騰轉換為文字的疲乏,這些「少了些什麼」一次次堆疊,老早淹沒了在聽到這個計畫當下的雀躍與期待。

完成計畫書正式交出的那天,我也還深刻的記得,心裡帶點可惜、帶點抱歉卻也帶點無能為力的吐露著我覺得應該送不過的心聲。

Life is full of surprise

轉折就是來的這麼突然,我們拿下了這個補助的支持,能夠把「遺留現場計畫」化為真實。


課題01 | 有的時候並沒有為什麼,創作更多的是我想要

比起熱烈歡呼、比起內心狂喜,收到通過的那時,心裡更多的是困惑。總覺得還有好多我覺得「沒道理」的地方、還有好多我覺得論述「尚未梳理完整」的段落,心裡過不去了好一陣子,然後在更深入理解「遺留現場計畫」誕生的想法、面對的目標與種種期望能夠帶來的新意識後,或多或少才漸漸多釋懷了一些。

並沒有為什麼,而是我想要。

在商業為王的生態裡打滾太久的我(們),早已忘了什麼是「創作」,創作並不是要說服甲方、並不是要讓消費者買單,更多的是代表著我們是誰、我們的價值以及我們在大家心裡的模樣、我們想說些什麼。

但恰巧,「遺留現場計畫」我們沒有什麼想說的,對我來說我們是想要創造一個聆聽的空間,不論是聆聽那些器物上的時空痕跡、那些演出的片段、那些觀念的分享,更重要的是聽自己在疫情之中對於音樂現場的渴望、去聽那些埋藏在生活裡對於未來的展望。

再自首,Again!到開展的前一天,我仍然對於這個專案充滿了無法壓抑的「失敗恐懼」。

對我來說這個計畫真的跟一帆風順扯不上關係,正式開始一步步將我們是誰的模樣勾勒、將我們的想法一字字寫下,這些過程裡除了充滿了無數的推翻、無數的膽戰心驚、無數的無數的無數的複雜情緒。更是因為我們其實並不想要說什麼,反倒因為這樣的空白讓不習慣留白的自己,在執行的過程裡心急焦慮的想要填滿些甚麼、硬聊一下各種有的沒的可能。

現在想想其實大概就跟尷尬參與社交,覺得不說些什麼就等同於搞砸,腦中卻不爭氣的一片空白,說什麼都可以卻也說什麼都不對的那種卡!那種無助!

必須承認,當「遺留現場計畫」正式登場的那一天,才突然頓悟、釐清真正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在這裡要先認真感謝每一個曾經來到現場的人,不論喜歡或不喜歡,不論是否帶走了些甚麼,從每一個人的體驗之中才真的拼湊出「遺留現場計畫」該有的模樣,屬於所有人的模樣。


課題02 | 空白其實是最動人的語言

在親眼觀察到每一個到場的觀眾、每一個現場的細微表情,那之後才發覺,其實許多時候不用將一切塞滿,而是點到為止。

留白是最動人的語言、是沒有藩籬的交流。

在樂器之前在影像之間,「遺留現場計畫」的核心真諦,那些曾經在現場裡的美好回憶,其實並不需要過多矯飾,就自然而然的能夠被觀者感知。更恰巧的是,即便是預先的影像錄製、即便不是就在眼前發生的演出。其實表演特色仍存在在那些片段之中。

在遺留現場無剪接的錄影過程,留下了許多每一個團各自的特色。新奇、活潑、謹慎、認真、專注等等等,都存在於那透過攝影機所捕捉下來的clip。而現場觀眾帶著gopro錄製下來的第一人稱視角影片,更是更是可愛到極致,那些自然而然,不僅只反應了對於展覽的第一印象,更是演繹了「遺留現場計畫」自由無拘的態度、真切爽朗的性格。


P.S.至於那些觀展影片,偷偷的直播了一下下後,又悄悄的收藏起來,計劃當下一次「遺留現場計畫」再度展開的時候,我們會讓2022年4月一同建立的輪廓與面貌繼續延續下去,或許也能見證、比對時間帶給這個計畫怎麼樣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