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物請洽圖書室》是我睽違許久後,重新拾起的第一本日本小說。 它讓我想起多年以前的冬天(那個過年的假期),讀有川浩的《阪急電車》時的那種溫柔感。

我一直很喜歡日本這類文學作品—故事發生在同一個場景,人物在不同篇章間輪流成為主角與配角。 這樣的結構,讓文字有了畫面,也讓每一個角色的出現都成為一種延續。 當前一章的主角出現在下一篇的背景裡時,我會不自覺地回味他們的故事,想像他們的成長,還有他們如何在他人的人生裡,成為一顆種子,或是一片安靜的綠葉。


《失物請洽圖書室》由青山美智子所著,全書分為五個篇章。 每一章的主角都處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被現實、年齡、工作或關係束縛的人們,在因緣際會下來到同一座圖書室。他們在這裡找到一本書,進而獲得繼續前行的力量。


在整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第一個篇章,也是在那一章裡默默流下了眼淚。 故事圍繞著二十一歲的女店員朋香展開。 二十一歲,看似應該是充滿光亮與活力的年紀,但朋香卻像被烏雲遮住的天空,黯淡地。她從鄉下來到城市,在老舊百貨工作,沒能進入夢想的職場,卻仍努力想在城市裡留下自己的位置。但這樣的留下,對當時的他來說可以算是「得過且過」、「沒有選擇」的妥協。

「看不起自己的工作」、「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了不起,卻仍覺得自己被虧待了」。這種心情,也許是源自於不自信,又或者,是來自於那份不斷追尋卻總達不到的理想。當夢想始終遙遠時,現實就顯得格外沈重。

但我也常在想,那個沒有去成、沒有達到的地方,或許也不全然如想像中那樣美好。它只是因為得不到,而被我們幻化成了更好的樣子。

而書中也透過另一個角色,從一份看似體面(至少在朋香的眼裡)看起來是一個夢寐以求卻遙不可及的工作,他卻毅然放棄的這樣在朋香眼裡光鮮亮麗的工作來到賣場。這或許看似突兀,但藉著角色的對白,才慢慢揭露對於他來說一份忙到身體都壞掉沒有時間吃飯的工作也帶不來什麼、帶不走什麼。反而是在這份工作讓他產生了對於眼鏡的興趣,到眼鏡的賣場工作反而能夠讓自己感到舒適平衡; 除了這個角色,也藉著在朋香覺得不起眼的工作崗位做了很久的前輩,他對於困難(客訴)的游刃有餘以及看待這個麻煩事的角度,讓朋香突然感覺自己的工作也是一份很偉大很有能力的人才能勝任的任務。

「以為伊甸女裝賣場的工作『沒什麼了不起』,我真是大錯特錯。其實是我自己『沒做出什麼了不起的工作』而已。」

而當然,除了對白,所有的故事轉折都來自一間圖書室,以及那本看似跟原本要看的書籍方向不太一樣的意外推薦。青山美智子的筆觸輕柔,她筆下的每個人都不完美,但每個人都在試著修補自己的裂縫。剩下的篇章每一個人的課題都不相同,但我卻從每一個角色上彷彿都看到了自己的某一個藏起來的角落。

「在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的世界上,現在該做的,就是現在的自己能做的事。」